当前广东处于登革热高发季节。虽然已过白露节气,但广东现阶段仍雨水充足,气温非常适宜伊蚊繁殖,蚊虫依然肆虐。
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成熟的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,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。可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。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,皮疹,全身肌肉、骨髂、关节酸痛,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。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、休克及器官功能损害等严重表现。
登革热如何传播?
登革热患者、隐性感染者、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媒介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。主要是经媒介伊蚊(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)叮咬吸血传播。登革热不像流感、新冠等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。
人群普遍易感,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。感染登革病毒后,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,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。若再次感染不同型或同时感染多个型别的登革病毒,机体可能产生增强性抗体,导致异常免疫反应,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。
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,尤其是在东南亚、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、云南、福建、浙江、海南等地。广东省全年有境外感染输入病例报告,本地病例主要发生于6-12月,流行高峰为8-10月。
感染登革热会有怎样的表现?
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,24小时体温可达39℃以上,一般持续3-7天。发热时多伴头痛、眼痛,全身肌肉、骨骼和关节疼痛,明显乏力,可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。早期表现流感相似,在疾病早期主要依靠流感抗原检测、登革NS1抗原等病原学检查鉴别。登革热和流感血象相似,但是登革热血小板会有下降。
病程第3-6天全身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,典型皮疹多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“皮岛”样表现。部分病例皮疹伴有皮肤瘙痒。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,如皮下出血、注射部位瘀点瘀斑、牙龈出血、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。
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严重出血包括皮肤瘀斑、呕血、黑便、阴道流血、肉眼血尿、颅内出血等。
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?
1. 老人、婴幼儿、孕妇;
2. 伴有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消化性溃疡、哮喘、血液病、慢性肝病、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者;
3. 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;
4. 二次感染者。
以上人群在流行季节需要加强家庭及个人防护。
登革热如何预防?
目前尚无登革热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。预防登革热主要以防蚊灭蚊为主。
1.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,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,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;
2. 蚊虫较多的区域,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;
3.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,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;
4. 避免在“花斑蚊”出没频繁时段,如清晨、傍晚、夜间,在树荫、草丛、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;
5. 清除积水,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,如放在户外、阳台、天台的不用的花盆、缸罐、轮胎、可积水的垃圾等,清除伊蚊孳生地;
6. 种养的水生植物应每隔3-5天换水洗瓶、清洗根须。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,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、沙种养,或者在水生植物中投放灭蚊包;
7. 对于花瓶等容器,每星期至少清洗、换水一次,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。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。
儿童有哪些安全有效的驱蚊方法
儿童基础代谢相对旺盛,呼吸快、出汗多,又“细皮嫩肉”,十分招惹依靠气味定位的蚊子。在蚊虫繁殖及活动高发期,孩子如何有效安全避蚊驱蚊?
物理驱蚊
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或者呼吸道对化学驱蚊产品较为敏感的孩子,室内不适宜使用蚊香、电蚊香等产品的,可以选择物理驱蚊,例如家中安装防蚊纱窗,使用蚊帐,使用电蚊拍、灭蚊灯等,炎热天气开空调也可以减少蚊虫活动。外出也可穿轻薄的长衣长裤。
化学驱蚊
物理驱蚊适用于室内,对于需要户外活动的,则可能需要使用化学驱蚊。目前可使用于2月龄以上的驱蚊成分,包括避蚊胺、驱蚊酯、派卡瑞丁/埃卡瑞丁,可用于3岁以上的驱蚊成分有柠檬桉叶油。
需要注意,部分驱蚊产品,往往还附带清凉、止痒的功效,里面可能添加有薄荷醇/薄荷脑。薄荷醇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毒性,对神经系统依然处于发展阶段的儿童并不是一种友好的物质,成人及大龄儿童使用没有问题,但是建议2岁以下不用,6岁以下少用。
在选购驱蚊产品时注意留意产品成分。
供稿:倪晓良
执行编辑:王军飞
审核校对:张靓雯
责任编辑:陈佳佳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